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所于2017年4月15日在主校区举办了“五台山民俗与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有忻州市直机关、东六县的地方文化专家、忻州师范学院部分专家及历史系全体教师共53人。
历史系主任赵新平教授主持大会。科研处处长、学报编辑部主任李丹教授做重要讲话,她代表学院领导对出席大会的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讲话中她首先肯定了五台山在世界佛教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接着向大家介绍了学院各院系在五台山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为地方文化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她强调在研究中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把握外界需求导向,实实在在地为区域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赵新平主任在讲话中首先说我们举办本次研讨会的目的:一是为了进一步搭建高校与地方社会协同创新的平台,整合各方面的研究资源,逐渐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和体制;二是在充分挖掘和收集地方文献资料的基础,实现高校与地方文化专家的优势互补,做实做强五台山区域文化研究,争取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对于为何要将本次研讨会的名称定名为“五台山民俗与社会生活”,赵主任说,这里的“五台山”是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结合。从行政区划来说,我们暂且把它定为东六县所辖区域,即通常所讲的“小五台山”概念。
五台山区域的民众是如何建构其公共生活空间?其生活样式怎样?这是本次研讨会重点交流的问题。大多数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展开的。对民俗学来说,横向的空间就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纵向的时间就是日常生活的流动。前一个维度是民俗之所以为民俗的基本特征,后一个维度则是对其根本特征的展开。民俗是流动的日常生活,“去生活化”的民俗,便是“伪民俗”。将民俗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考察,既反映了历史的本真,又是我们研究区域社会的重要视角。在这个名称下,我们又确定了两个具体的主题,一是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地方文献特别是民间历史文献包括族谱、契约、碑刻、宗教科仪书、账本、书信和传说等,是研究和解读区域社会的基础资料,但目前相当一部分资料散失民间,需要我们收集、整理和利用。这样的工作,不仅具有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背景之下“抢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而且更具有学术积累的意义;二是庙会·民间信仰·村落生活。看似三个概念,其实本质上有相当的重叠性和勾连性。庙会作为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其核心是神灵祭祀,体现的则是民间信仰问题,而民间信仰又是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展演。所以赵主任希望与会人员共同努力,使研讨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研究成果为忻州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智库支撑。
8∶50,研讨会正式开始,上午的交流发言主持人为历史系王涛教授,10位论文提交人就自己的论文进行了报告,自由发言8人,最后由历史系王福应副教授进行了点评;下午的交流发言主持人为旅游管理系冯文勇教授,13位论文提交人就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报告,自由发言9人,最后由中文系张静教授进行了点评。整个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围绕会议的两个主题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交流发言结束后赵新平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说在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此次研讨会开的很成功。各位专家的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庙会、民间信仰、民间文化、民众生活、名村、名人、名门望族、忻州精神、五台山和山西的地位、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等。尽管从论文的质量上讲,有些文章不是那么规范,学术性也不是很强,但从资料的角度看,还是有较大的价值。尤其是通过交流研讨,相互启发,进一步厘清了研究思路,拓展了研究视野,深化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这对今后协同创新,共同开展五台山文化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她还说,各位专家对忻州文化的挚爱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实在令人敬佩和感动,忻州师范院作为忻州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我们愿意与各位地方文化专家携手共进,通过整合校内外研究队伍,以项目为依托,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力争为忻州五台山地区的转型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