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科研发展五年规划(2014——2018)
为了快速提升我系的科研能力,实现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根据学院科研发展规划,从本系实际出发,特制订历史系科研发展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院科研发展规划为引领,本着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贡献求发展,明确科研发展方向,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构建优势科研团队,推动我系科研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通过改善我系的科研条件,增补研究资料及设备,引进人才,提升全系的研究水平,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争取在五年内进入省内同类学校相同院系科研工作的先进行列,在对区域社会、文化研究的某些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下一步申报硕士点做好准备。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产业的规划、开发与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
(二)具体目标
1、科研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科研团队,力争五年内将1-2个团队培养成为省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2.科研基地。五年内,力争将“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所”建成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3.科研项目。争取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零的突破,省级科研项目每年4项左右,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横项项目五年内不少于3项。
4.科研成果。2014-2018期间,注重提升科研成果层次,打造精品成果,在稳步扩大研究成果总量的基础上,重点形成一批有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
5.经费数量。科研经费数量要有显著提高,力争实现科研经费年平均增幅20%左右,未来五年内横向和纵向科研经费总量达到50万元左右。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凝炼科研方向
历史系科研主攻方向具体凝炼为四个:
1、区域社会生活与社会变迁
方向负责人:赵新平。成员:杨随平、潘慧生和赵淑清。该方向主要从社会史角度,研究五台山地区社会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探寻地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重点研究该地区的庙会、村落文化、灾荒、水利、城镇发展以及忻商等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智库支撑。
2、五台山文化与区域社会
方向负责人:王涛。成员:张晋苗、齐振英。该方向主要探究近现代五台山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及其与区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内容包括五台山的自然风貌、建筑、绘画、雕塑、“灵迹”与“奇观”;文殊菩萨、佛教音乐、诗偈赞曲、传说故事;五台山地区的民间信仰、民风民俗等等。
3、人物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研究
方向负责人:王福应。成员:李常生、陈少晶和张力。该方向以忻定地区人才聚集现象为切入点,在深入研究近代忻定人才聚集现象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对于人才群体内部个别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如徐继畬、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徐永昌、赵尔陆等;二是对于近代忻定地区世家望族的研究,如代县冯氏家族、原平续氏家族、五台徐氏家族、赵氏家族等,进而逐步开展对于人物、家族与近代区域社会转型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从人与社会的角度梳理近代中国社会大转型期间忻定区域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从人口变动的角度,探讨晋西北根据地贯彻和实施发展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政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乡村人口结构、社会教育、拥军优抚政策、劳动英模群体、戏剧运动以及中共对庙会的改造等问题。
4、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研究
方向负责人:张力。成员:赵新平、杨随平、张晋苗、王涛、李常生、王福应、潘慧生。
该方向主要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理论与实践、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探究,为高师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在规划期内,全系积极落实学院四项人才工程,奋发努力,有所作为,力争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学术队伍,形成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研团队。
力争五年内引进5名博士,选送2-3名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晋升2-3名正教授;将1-2个科研团队培养成为省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具体措施:
1、创设条件,培养学术领军人物与省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每年选派1-2名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带上课题到重点大学做访问学者,通过进修不断充实自己,力争起到科研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拓展学术交流合作范围,加大学术交流力度。加强与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企业的联系,使我系教师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引进来”,通过学术研讨,相互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研究实力。每年邀请4—6位左右专家讲学,每年派1-2名优秀教师外出参加高级别学术研讨活动,每学期举办2-3次高水平学术讲座。不定期举办各种学术座谈会、论坛等。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尽快使学科领军人物和省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脱颖而出。
2、选送优秀教师报考定向博士研究生、出国进修。根据学院政策和历史系教学的具体情况,尽量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张力、陈少晶、赵淑清报考博士研究生;选派王涛、李常生、齐振英出国进修。
3、鼓励副教授职称教师积极晋升正教授。引导我系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科研工作问责制,实施科研工作分层目标责任制,对每位教师每年核定科研工作量,年终进行考核。通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既“拉”又“压”的双重措施下,确保学科点教师教授比例的提升。
4、认真落实好全系教师培养、引进计划。细化师资队伍建设各项指标,使计划落到实处。2014到2018年我系培养、引进人才具体计划如下表:
师资培养规划
人才引进、外聘规划
(三)加强科研基地建设
加强“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建设,力争将其建成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具体措施:
1、加强研究所资料建设,规范资料的建设和管理,为全系教师开展研究提供支撑;
2、建立和健全研究所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研究所工作的有序运行。
3、研究所通过召开学术成果发布会、说明会以及派遣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主动沟通与应用部门、政府部门的联系,每年向有关部门提供若干重要的调查和决策咨询报告,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
4、利用举办“忻州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出版“忻州系列文化丛书”等机会,充分发挥研究所在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扩大研究所的社会影响力,将研究所建设成为高校与地方协同创新的平台。
(四)潜心科学研究
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引导教师强化“顶天立地”思想(即基础研究冲击国家项目,应用研究面向地方发展、面向基础教育、面向高师教改),积极进行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的申请和论证工作,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上实现零的突破、省级科研项目每年4项、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横项项目五年内不少于3项;力争实现科研经费平均增幅20%左右,未来五年内科研经费达到50万元。在国内外核心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年平均10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五年之内20-25篇,出版学术专著年平均2部以上。五年内争取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以上。强化应用对策研究,为地方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提供4-5份重要调查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年度指标
历史系
201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