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生流向及单位性质
2015年历史系历史专业共有毕业生151名,其流向大致三个方面:一是就业,二是考取硕士研究生,三是待业或准备继续考研。已就业学生主要在民营中学从事教育教学为主,从事非教育工作为辅,从事教育教学者又以初中、高中为主。具体情况见表1、2:
历史系2015届毕业生流向统计表 表1
总人数
|
就业人数及单位性质
|
考研人数
|
待业
|
教育部门
|
非教育部门
|
自主创业
|
151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12
|
4
|
41
|
15
|
4
|
52
|
23
|
历史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表2
教育部门
|
非教育部门
|
自主创业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企业
|
培训机构
|
1
|
公立
|
1
|
公立
|
9
|
公立
|
3
|
国营
|
0
|
企业
|
2
|
民营
|
3
|
民营
|
43
|
民营
|
20
|
民营
|
12
|
回乡创业
|
1
|
二、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1、就业特点
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今年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仍以从事教育教学为主,并主要以初、中等教育部门为核心,占毕业生总数(4+52+23)/151=52%。这既体现了地方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日标,也是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流向的主要特点。
第二,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占较大比重,占毕业生总数41/151=27%。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向纵深发展的表现,同时也是国家政策导向的一个反映,即通过提高本科生学历层次的同时,缓解日益出现的就业压力。
第三,待业或准备考研人数居高不下,占毕业生总数的15/151=9%。一方面是就业竞争激烈,再加上毕业生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专业基础薄弱,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较差,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一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另一方面待就业的部分毕业生是考研落榜者,他们不急于找工作而准备继续考研。
第四,已就业毕业生以进入民营学校或民营企业为主,占已就业学生总数的3+43+20+12/4+52+23+12=86%。究其原因与公立学校招考教师人数有限,民营学校和民营培训机构及民营企业在一些地区快速发展有关。
2、发展趋势
第一,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来看,整体就业以初中为主,并有流向小学趋势。一方面是与我国近几年初中教育教学中对历史教学的重视有关,如中考中将历史作为必考科目,许多学校急需配置专业历史教师。另一方面是硕士研究生由于就业压力开始向高中流动,对本科生在高中就业形成挤压。
第二,从就业单位来看,就业学生不论是从事教育教学还是不从事教学,以流向民营单位为主要趋势。这既与学生刚出校门竞争力有限有关,也与公立学校或国营企业用人制度及学生专业有关。
第三,把考研作为改变现状,提升自我,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学生人数增加。
第四,敢于自主创业毕业生比例不会有较大幅度上升,就其原因与传统就业观和专业属性有关。
第五,从事非教育职业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三、对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反思
通过对2015届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对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仍需定位于培养适合中等教育部门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改革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不能一味地照搬综合类大学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要以本校本专业毕业生的具体流向为主要依据。既然大多数毕业生仍是以中等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为主,那么师范性特色则仍需进一步加强,培养目标仍需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或其他中等教育部门的历史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可以说对高师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极大地挑战,仅就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而言,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必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
第二,考研人数在不断增加,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上升,使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数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使我们认识到,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主要定位于培养适合中等教育部门的历史教师,但也要关照到那些想通过考研来提高学历层次的学生。在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既要突出师范性特征,同时也要兼顾学术性与前瞻性,满足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平台。
第三,从事非教育职业人数的增加,要求我们在注重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努力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目前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从事非教育职业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只注重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或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专业基础夯实的后备力量,已经不能全面满足历史学专业学生的需要。可见,复合型与应用型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理应成为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路径之一。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