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民俗与非遗研究团队
一、团队概况
该团队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视角研究五台山地区民俗和非遗保护与传承。主要包括对五台山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仪式类遗产如祭祀仪式、人生礼仪等,传统节日类遗产如春节、浴佛节、七夕节等,工艺技术和农业技术类遗产如代县黄酒酿造技艺、五台山砚台制作技艺等进行全方位挖掘,充分探究五台山地区民俗与非遗的互动同构,对五台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建档,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等。在此基础上,对五台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策略及模式等进行研究。
二、团队成员
王涛教授 团队负责人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
研究方向:五台山历史文化、非遗
赵新平教授
研究方向:五台山地区民俗与社会生活
赵淑清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
研究方向:区域历史地理
王惠君 副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
研究方向;五台山社会史
潘慧生 副教授
研究方向:区域名村名镇
段珺珂 副教授
山西大学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
张慧 讲师
马来西亚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
孙晓彬 讲师
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
三、部分研究成果
部分代表性论文论著
论文名称 |
刊物/出版社名称 |
作者 |
发表/出版时间 |
期刊级别 |
明清至民国水利与村级关系—以晋北崞县阳武河为例 |
福建论坛 |
赵新平、靳茜 |
2017 |
CSSCI |
唐宋时期五台山生物资源与文殊灵迹的交融与共生 |
五台山研究 |
王涛 |
2017 |
CSSCI扩展版 |
村庙与众生:清朝代州村庙修缮与村落生活的互动 |
安徽史学 |
赵新平、王超宇 |
2020 |
CSSCI |
清代五台山的关隘与营汛——以美藏《五台山圣境全图》为线索 |
五台山研究 |
贾富强 |
2020 |
CSSCI扩展版 |
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在五台山地区的境遇与出路 |
经济问题 |
王涛 |
2021 |
CSSCI |
明清时期五台山境遇修庙“善人”群体研究——以繁峙县为例 |
五台山研究 |
赵新平、王超宇 |
2022 |
CSSCI扩展版 |
清末民初晋北庙会与地方社会——以忻州为中心的考察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赵新平 |
2018 |
|
唐宋时期五台山景观资源与朝拜活动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王涛 |
2019 |
|
明清至民国五台山境遇庙会与村落生活 |
商务印书馆 |
赵新平 |
2022 |
|